第362章 杨敏也想进步(1 / 2)

加入书签

('“此一时彼一时,同样的事,不同的时间去做,结果不一样。”陈浩道。

“就拿分田到户来说,60年左右也搞过,但才有了苗头就被掐灭了,提起这个事的人还被批判,但如今,搞分田到户却没事。”

“效率,各项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,也是一样的道理,不少单位的毛病很多,效率低下,需要设定规章制度,需要变革,这方面的东西,你应该清楚,有很多地方可以写,可以提出改进意见才是。”

早在1959年,江西贵溪县其实就出现过分田到户的情况,有群众私下总结了分田到户的好处,跟如今分田到户的好处类似。

这类现象还上了内参,只不过当时的领导人不同意分田到户,后面甚至不允许关于分田到户的报告刊登在内参上。

“你说的很有道理,我是相信你的,银行内部如今的确有多毛病,主要的毛病就是效率的问题,手写的东西容易犯错,责任还不好追究,再就是做的事情很杂,很繁琐。”杨敏道。

“你能不能给我点意见,给我指点指点,从哪方面去写文章,会更好些?”

她也想进步。

“你不是看到问题了吗?那就从看到的问题方面着手。”陈浩道,“容易犯错,除了不够专业,人员培训方面不够,还有一个就是设备方面落后,管理方面落后,可以更新设备,提升管理,比方引进计算机。”

“你可以写报告,从实际的情况出发,提建议,建议银行系统推进业务自动化,减少工作量,还能降低错误。”

国内的银行有引进过主机系统,试探着开启电子化试点,只是因为技术,以及政策的原因,并没有大范围推广。

目前,国内大部分的银行仍旧是手工操作,效率低,银行业务电子化是趋势,肯定会推广开,陈浩建议杨敏从这方面去写文章,也是在顺应趋势。

顺势而为,肯定能引起重视。

“我也听说了,有些银行在用计算机,只是不少职工,包括领导,都担心用了计算机后,不要那么多人了,担心工作被替代了。”杨敏道。

“领导的意见要听,周围的同事要团结,这也错,但也要懂得顺势而为,银行业务电子化,也就是推广计算机办理业务,这是大的趋势。”陈浩道,“你们领导,包括同事反对,没用,这是从上而下的潮流。”

“不要等到最上面的领导发话,你得提前给最上面的领导铺路,得捧哏,得主动寻找机会,还是分田到户,生产队,大队,包括公社,支持分田到户,将分田到户落实下来的干部,都得到了表扬。”

陈浩摸出烟,点了一根,左右看了看,边上的人少了,都做自己的事去了。

就剩下他和杨敏两人。

“你很有领悟能力,人也真诚,抓住了一些机会,才能这么短的时间内,这么年轻,就被提拔到县银行政治部副主任的位置,但如果还想进步,就必须弄懂上面的意图。”陈浩道。

“我说的上面,不是县银行的领导,也不是区市银行的领导,而是国家层面,得要跟着国家的趋势走。”

以前,陈浩跟杨敏也聊过,但两人却没聊的这么深。

这次,陈浩聊的比较深,太浅了,对杨敏而言没用,在如今地位的基础上,还想进步,就得有不一样的举动。

必须得聊深了,聊透了,才能让杨敏获益。

陈浩讲的这些,其实跟周高廉,跟朱茂林都讲过,茅台酒厂在改革,市酒厂也要改革,银行同样需要改革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