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1章 小意外(2 / 2)
现在,她终于踏上了真正的航道。
那时出现的问题,跟现在比起来,完全就是小儿科,温差只是一个开始:
仅仅刚到了近地轨道,陈牧舟就隐隐察觉到了‘深空恐惧症’的端倪,接下来,还有飞船停止加速后,连带产生的失重效应,要克服的还有很多。
作为晨曦号的常驻乘客,他有必要对飞船的内构,进行一波太空适应性改造。
于是,接下来的航程,他便和舰娘各有各忙起来。
太空中,没有上下左右前后正反之分,但人有,这对人的认知体感相当重要,
飞船要分头尾,也要分上下。
内部亦然,
为了防止自己和其他‘乘客’因感官错乱发疯,陈牧舟优先对此进行了方向标定,人为强调,便可以解决大部分相应问题。
穹顶沙发、公主的小椅子等飞船内部陈列,则进行了附着性优化。
由于陈牧舟还没有掌握科幻意义上的‘人造重力’,目前只有在飞船处于加速状态或曲线机动时,才会产生出平替的模拟重力,
所以,只要飞船停止机动,军座大人的保温杯、魅魔的羊头、楚霜染的糖、人形兵器的酒,还有她们本身和它们房间里的一切,都会在失重状态下乱飞,
于是,陈牧舟祭出了一个基于肉须固定拉扯、舱室容器化,源质装甲生物附着的反失重方案,
在晨曦号上升至距离蓝星两万余公里处时,他完成了相应的改动与优化,并将该优化一起同步到了二号舰和三号舰上。
至此,飞船上一粒米、一块糖,都有了它们的准确归属;脱落的蚂蚁毛,头发丝,食物渣渣,也会有改进后的飞船自洁系统清理,以防止失重状态下,被谁不小心吸入。
“舰长,你看那是什么!!”
就在陈牧舟一鼓作气,依据自己和其他乘员的生活习惯查缺补漏的时候,姜晨曦惊呼一声,将飞船光学传感器捕捉到的异常画面放大,又进行了虚拟标记后,呈现在了穹顶画面上。
“!!”
陈牧舟看到了一支舰队。
那是一群拥有黑色外壳的卵状飞船,它们大小不一,浩浩荡荡一片,数量上千,齐头并进的驶向深空,怎一个壮观了得!
然而几乎在同时,异化场传感器便分辨出了这支舰队的友方特征和本质:
这是空间适应性护壳改造之后的脔覆层,正在‘相转引擎’的驱动下,以五马赫的均速,朝着拉格朗日点L1直线机动。
由于五马赫的速度,在太空中完全不够看,尽管司脔昨天就开始了测试和转移,后发而至但速度更快的晨曦号轻而易举的追了上来。
“6哇,脔脔这也太帅了!”
饶是如此,陈牧舟还是忍不住赞叹一声,
当一直作为‘1600’这个数字存在着的脔覆层,直观的呈现在眼前时,陈牧舟感觉到了那种由数量和规模带来的震撼。
试想一下,这是1600艘满载异形的母舰,那该是怎样的压迫感!
“终点距离蓝星31万9千公里,等脔脔到那里,要五十个小时,我们先过去等她就好了。”
由于晨曦号此行的终点,也是拉格朗日点L1,陈牧舟没有停下来去打扰司脔,而是嘱咐了几句,继续前行。
在距离蓝星垂直距离三万八千公里处,在蓝星同步轨道之上两千公里处,晨曦号来到了电梯缆索的末端。
陈牧舟看到了风筝线放飞的那个‘风筝’——一台腹部朝外的灭灾机,正在‘毛衣’网兜的牵拉下,无声的在轨道上运行。
灭灾机上有灯光和照明,光学传感器轻而易举的捕捉到蚁群和机器人忙碌的身影。
有的大臂之间,蛛网密集,这是可供蚁群减速附着的大网,上面堆放、缠绕着大量物资。
登录灭灾机后,蚁群又完成了一次迭代,使它们的足部,可以轻而易举的在蛛丝和灭灾机外壳上活动,无需担心失足漂离到太空之中。
而有的大臂上,伸展着一些总是面向太阳的太阳能充电板,它们为机体上活动的机器人提供能源。
由于灭灾机外壳为金属,多数机器人足底有电磁式磁吸装置,使它们同样可以自由在灭灾机上活动,而少数机器人还带了氙气离子发动机,就算是失足坠落,自己也有办法飞回来。
现在,蚁群和机器人忙活的,是缆索的接续和收放:
灭灾机现在所停留的轨道,只是在引力弹弓效应的加速状态下,适配单条缆索的临时轨道,
它们会趁着加速,将索缆延长,最终将灭灾机放飞至八万公里的最高点处,使‘太空电梯’这一整体的质心位置,位于三万六千公里处的同步轨道上,彻底使其稳定运行。
再之后,它们会继续补充索缆,直至总索缆数量达到了设计要求的64根,真正完成太空电梯的建设。
“一下子变得科幻起来了。”
随着晨曦号越过这台灭灾机,陈牧舟感慨了一声。
而随着飞船距离蓝星越来越远,那种上下左右皆为深渊的空旷、幽邃之感,也愈发真切起来。
这是比‘恐高症’还要恐怖的‘深空恐惧症’,
想着克服什么不是克服,陈牧舟索性合并同类项,强迫自己适应着这种感觉。
“孤独,寂寞,冷啊。”
他感慨了一声,
上次用小艇去月球找核弹时,他远程体验过的模拟宇航感觉,和现在的身临其境,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
“还是飞船的性能太拉了。”
陈牧舟想起了前世看过的那些普通人得到超级飞船,驰骋宇宙的作品。
那些普通人上了船就飞起来了,完全没有这儿那儿的,这多少有些不正常,
诚然,飞船的先进,自然可以抵消乘员部分生理上的不适,但正儿八经的在地面上完成航天员特训,才是顺利进入太空的正途。
陈牧舟这是后手给自己补了一些适应性训练。
等他适应的差不多了,飞船的航线进度条也拉到了末尾。
晨曦号开始减速泊入拉格朗日点L1,该点位于蓝星与月球的连线之上,距离蓝星31.9万公里,距离月球6.5万公里,
等飞船速度归零,晨曦号结束了航程,陈牧舟一眼便看到了舷窗外那艘银白色的嵌合体飞船。
那是昨晚先一步出发的往生号,它自然先一步抵达了这里。
等司脔的覆层舰队一到,陈牧舟会将晨曦号内的六百枚拟形天梭发动机移交给她,而往生号则会分出一半的正版天梭发动机出来,补充给晨曦号,
这也是两艘船在这里碰头的原因之一。
估计司脔抵达这里,还需要40多个小时,陈牧舟决定先行在这里熟练‘失重’。
他先是在穹顶下飘来飘去了一会,又借助肉须和源质装甲的生物附着自由活动了一会,忽而感觉有些没劲。
“轻松拿捏,这也不需要刻意的去熟练啊……”
陈牧舟嘀咕一声,“非要熟练的话,那就得考虑到一些极为特殊的情境和状况了……刚好时间足够,该去解决苍曦那边的问题了。”', '”')
↑返回顶部↑